井下作業安全是每一家礦企和相關安全部門都極為關心的話題,因為井下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可能造成人員的傷亡。今天小編就井下作業安全保障是通過哪些方面來保障的話題和大家講一講。
一、制定安全保障考核機制
要想目標得以實現,科學的考核機制是必不可少的。要想井下作業安全保障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就必須制定嚴格的考核機制,并責任落實到人。這樣出現問題就沒有推脫的可能,也就鞭策相關責任人嚴格按考核機制將井下作業安全保障工作有序推進。
二、礦井下粉塵防治措施
井下粉塵是安全保障措施的工作重點,粉塵濃度過高,不僅可能引起爆炸事故的產生,還會危及井下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山井下粉塵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礦山井下粉塵防治措施:
1、通風除塵:
通風除塵是利用風流將井下作業地點的懸浮礦塵帶出,稀釋和排出工作地點懸浮粉塵,防止過量積聚的有效措施。通過導風筒控制好風速對防塵具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掘進工作面最優風速0.4~0.7m/s,回采工作面為1.5~2.5m/s,不允許超過4m/s。
2、巷道降塵:
(1)離掘進工作面20m左右地方設置水幕凈化風流,放炮后開啟供水閥門。水幕隨著掘進工作面推進而挪動位置,一般每推進20m挪動一次。
(2)采煤工作面運輸順槽、回風順槽離工作面20米左右地方設置水幕凈化風流,離巷道入口約20m設置水幕。
(3)另外有轉載點設噴霧灑水降塵。根據風流中粉塵濃度而開啟供水閥門。
3、巷道風速檢測及要求:
定期檢查各個巷道的風速,及時調整和控制不合理的風速,防止因風速過大揚起落塵或風速過小不能及時帶走空氣中的粉塵。
4、粉塵檢測及要求:
礦上配備粉塵采樣器用于檢測采、掘進工作面以及其他產生粉塵較大地點的空氣,可及時發現總粉塵濃度和呼吸性粉塵濃度是否超限,若超限立即分析并采取對應措施,需要設專人進行礦井粉塵的檢測。
5、及時清塵:
設專人清掃和刷洗巷道周壁沉積的煤塵,以防止煤塵在井下堆積超標并及時清運出礦井。
6、濕式作業:
采煤工作面及掘進工作面要求濕式作業,按規定采用濕式打眼,裝藥必須用水炮泥,放炮后進行灑水降塵。
7、個體防護:
為了防止塵害,保護職工健康,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必須切實抓好控制和消滅塵肺的發生的工作。加強防塵工作的領導,貫徹防塵措施,提高防塵、降塵效果。有計劃的對工人進行定期檢查,并建立健康卡片,了解塵肺病發病情況,為進一步作好防塵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三、防井下煤層自燃措施
1、防自燃的開采技術措施
(1)選擇合理的開拓方式和采煤方法
(2)堅持先上層后下層,自上而下的開采順序和由井田邊界向中央后退式回采方式。選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不留煤柱、采空區容易封閉的采煤方法。
(3)合理布置采區?筛鶕旱淖匀及l火期的長短和回采速度來決定采區尺寸。必須保證在煤體自燃發火期到來之前回采完畢并及時封閉采區。
(4)提高回收率,降低煤炭損失,減少采區殘礦殘煤,提高回采程度,清掃工作面浮煤,及時充填采空區。
2、通風防火措施
有自燃危險的礦井,以風控火,應采取如下措施:
(1)實行機械通風,建立穩定可靠的通風系統,加強通風管理。
(2)采用分區通風,避免串聯,及時調節風流,控制和隔絕火區,縮小火區范圍。
(3)最大限度地降低風壓、減少漏風,及時安設調節風門、風窗、密閉墻等通風構筑物,并正確選擇安設地點,保證施工質量。
(4)加強通風系統的測定和管理,特別注意有自燃危險區域的風量、風壓、風向、漏風狀況、空氣中瓦斯濃度、一氧化碳含量的測定。
(5)均壓通風。調節風門均壓,減少并聯網路漏風,即在工作面回風巷道里安裝調節風門,降低工作面壓差,減少風量。
3、預防性灌漿
(1)采前預灌:對特厚煤層或因老空區過多而極易自燃的煤田最好采用采前預先灌漿。
(2)隨采隨灌:隨著工作面的推進,可同時向采空區灌漿,以防止遺煤自燃和膠結冒落的矸石,形成再生頂板,為下分層開采創造安全防火條件。
隨采隨灌可用埋管灌漿、插管灌漿、灑漿等方法。
(3)采后灌漿:開采自燃不十分嚴重的厚煤層時,可在上分層工作面采完后,封閉停采線的上下出口,然后在上出口的密閉內插管大量灌漿,以充填易自燃的空區。
4、隋性氣體防滅火
惰性氣系指不可燃氣體或窒息性氣體,主要包括氮氣、二氧化碳以及燃料燃燒生成的煙氣等。隋性氣體防滅火就是將惰氣注入已封閉的或有自燃危險的區域,降低其氧的濃度,從而使火區因氧含量不足使火源熄滅或者使采空區中因氧含量不足而使遺煤不能氧化自燃。
四、應急保障
井下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那首先要解決的是井下人員的空氣、水源及食品,以解決短期的生存。那么就需要按照井下作業安全保障機制在井下設立礦井壓風自救裝置、礦用壓風供水自救裝置、避難硐室等應急保障措施。
|